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者:石书兵发布时间:2020-04-16浏览次数:411

一、基本概况

课程名称:作物育种学(Crop Breeding Science

课程代码:231010058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学分:60/3(其中理论44学时,实验16学时)

需预修课程:植物遗传学

适用专业:适用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

课程简介

作物育种学是农学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是以增进人类福利为前提,研究作物经济性状遗传改良为目的的应用学科;是研究选育农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发展农业生产,提高作物生产水平,基本上是通过作物的遗传改良和作物生长条件的改善两个相互结合的途径来实现的。前者属于作物育种学所研究的内容,后者则主要属于作物栽培学所涉及的范畴。

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是在认识和掌握作物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上,发掘、研究和利用各种植物种质资源,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改良作物品种的遗传素质及群体的遗传构成,以创造高产、稳产、优质、抗逆、熟期适当和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甚至新的作物,促进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

二、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理论、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选育作物优良品种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以及掌握作物品种选育的主要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现代技术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理解并掌握现代作物育种理论与实践体系。结合实验、实习等环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备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作物品种选育工作的能力。

3.达成目标:本课程对应农学专业和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的要求24。熟练掌握作物新品种选育的方法,了解作物育种领域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能够对作物育种领域相关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 (讲课4学时;实验2学时)

教学内容:

1.作物育种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作物育种学的性质和任务

3.品种的概念和特性;

4.优良品种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教学要求:

领会作物育种学所研究的内容及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作物育种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难点:对于品种DUS的理解与应用。

第一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讲课4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作物的繁殖方式和授粉方式;

2.自交和杂交的遗传效应;

3.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

教学要求:

1.领会作物的不同繁殖方式及花器构造不同在新品种选育及种子生产中去雄的隔离的方法;

2.理解依据不同分类依据,对品种分类的现实意义;

3.熟练掌握不同类型品种的育种特点。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各类品种的特点及各类品种的育种特点。

难点:作物的几种特殊繁殖方式的繁殖机理及应用价值。

第二章 种质资源(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2.种质资源的类别、特点及利用;

3.作物起源中心学说;

4.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

5.种质资源的鉴定研究和利用。

教学要求:

掌握种质资源的类别、收集和保存方法,深入理解“如果没有种质资源要选育新品种只能是纸上谈兵”。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种质资源的工作内容。

难点: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在育种及引种中的实际应用。

第三章 育种目标(讲课2学时;实验4学时)

教学内容:

1.现代农业对品种的要求

2.制定育种目标的一般原则

教学要求:

深刻理解选育新品种前制订育种目标的重要性。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

难点:因地因时因作物制定合理的育种目标。

第四章 引种与驯化(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引种的意义和成果;

2.引种的基本原理;

3.作物引种规律;

4.驯化的理论与方法。

教学要求:

掌握作物的引种规律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领会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对作物引种的指导意义。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作物引种规律。

难点:不同作物在不同纬度间引种后其生育期等性状为什么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第五章 选择育种(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选择与鉴定的关系;

2.选择的意义和原理

3.选择的基本方法;

4.选择与选择育种的关系;

5.选择育种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要求:

理解选择与选择育种的区别;领会选择在育种工作中的地位。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选择育种的方法。

难点:对选择的理解,区分选择与选择育种。

第六章 杂交育种(讲课6学时;实验2学时)

教学内容:

1.杂交育种的意义和原理

2.亲本的选配和杂交方式

3.杂种后代的处理方法

4.杂交育种的程序

5.加速杂交育种进程的方法。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深刻领会“为什么同一杂交组合在同一单位或不同单位能够育成多

个优良品种”。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杂交育种中亲本的选择原则。

难点:区分杂交育种与杂交制种。

第七章 回交育种(讲课4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回交育种的意义和特点;

2.回交的遗传效应;

3.回交育种法要点;

4.回交育种法的应用实例

教学要求:

掌握回交育种的具体运用。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回交育种方法及其回交育种的用途。

难点:利用回交育种方法转育某个性状的方法。

第八章 远缘杂交育种(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远缘杂交的特点和作用;

2.远缘杂交不易交配性及其克服方法;

3.远缘杂种夭亡、不育性及其克服方法;

4.远缘杂种后代的分离和选择。

教学要求:

领会远缘杂交与常规杂交育种的联系与区别。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远缘杂交三大困难的克服方法。

难点:远缘杂交困难产生的原因。

第九章 倍性育种(讲课4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及意义

2.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及意义

教学要求:

掌握倍性育种技术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实际应用。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倍性育种方法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难点:倍性育种的原理。

第十章 诱变育种(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诱变育种的特点和作用

2.诱变方法和原理

3.诱变育种的方法和程序

教学要求:

掌握诱变育种的方法和程序。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诱变育种程序及其工作内容。

难点:各种诱变剂的处理方法。

第十一章 杂种优势的利用(讲课6学时;实验2学时)

教学内容:

1.杂种优势的概念和表现特点

2.杂种优势的利用方法和途径

3.自交系的选育和改良

4.配合力及其测定;

5.雄性不育的利用。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给定某个杂交种品种双亲,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生产出杂交种。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杂种优势的评价指标及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条件。

难点:配合力的测定及运用。

第十二章 抗病虫育种(讲课4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抗病虫育种的意义及寄主与寄生物的关系

2.品种的抗病性及其鉴定

3.品种的抗虫性及其鉴定

4.抗病虫品种的选育

教学要求:

深入领会抗病虫性状的选择与其它农艺性状选择的不同之处。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选育抗病、虫品种的方法。

难点:寄主和寄生物的相互关系。

第十三章 抗逆性育种(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抗逆性育种的意义和特点;

2.抗旱性育种;

3.耐盐性育种;

4.抗寒育种。

教学要求:

了解抗逆性育种的意义和特点、抗旱性的含义与鉴定技术、耐盐性的含义与鉴定技术、抗寒性的含义与鉴定技术。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抗逆性品种选育的技巧。

难点:逆境的创造。

第十四章 种子生产、品种审定与登记(讲课4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常规种及杂交种种子生产方法与技术;

2.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3.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

4.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办法。

教学要求:

了解种子生产的方法与技术,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主要内容。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成绩将由平时成绩(考勤、作业)、实验成绩(参与情况+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20%、考试成绩占6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作物育种学总论》第三版,张天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标准书号:ISBN 978-7-109-15808-5

参考书目:

1.《作物育种学》第一版,孙其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标准书号:ISBN

978-7-04-031859-3

2.《作物育种学各论》第二版,盖钧镒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标准书号:

ISBN 7-109-09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