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家庭贫困是不是隐私?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3-08浏览次数:166


     日前,一家著名企业在本市某高校举行助学金捐赠仪式。为“保护贫困学生隐私”,主办方没让一位受助学生亮相,常见的宣读受助学生名单、贫困生代表发言和接受资助款之类程序也全部取消,哪些学生接受了资助,成了“秘密”。
     家庭贫困是学生的隐私吗?让贫困生“秘密”受助是否有利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这场捐赠仪式在社会上引发了不同声音……
    【正方】贫困生需更多理解和尊重
    沈鸣华(复旦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许多贫困学生心理非常敏感,特别是新生心理还不成熟,不希望将自己的贫困公之于众,不希望因贫困受人关注。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给予资助的企业,都应理解和尊重他们。在捐赠仪式上,让贫困生领资助款、发言等,无非是表达对资助方的感谢,多少有点“接受恩施”的味道,这样的形式不搞为好。
     爱心能否悄悄给?
     某校大一学生:学校很关心我们贫困生,一报到就发装有学习和生活用品的“爱心包”和“爱心电话卡”。可是,学校在公共场合发放,还吸引了许多媒体来采访,我觉得挺尴尬的,好像被贴上了一张标签。爱心能否悄悄地给?
     【反方】贫困当隐私不利学生心理健康
     王克斌(东华大学学生处处长):不少贫困生有自卑心理,不喜欢与同学交往,学校如将贫困看作隐私而过度“保护”,反而不利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即便把贫困隐藏起来,贫困也会成为一些学生心头的“巨石”。我们要教育学生,贫困并不羞耻,是暂时的,鼓励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正视困难,通过努力学习和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来回报社会。
     我校进行大额资助时,受助学生名单事先都在校内公示,为的是使资助活动更公正,防止极个别学生虚报家庭经济情况。在资助仪式上,我们还组织受助学生发出倡议���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声音】关怀也要讲究方法
     葛卫华(上海交大学生处副处长):关怀贫困生应讲究方法。以前,我们给贫困生送羽绒服,可发现许多学生不愿意穿,因为穿上就像被打上烙印。后来改送保暖内衣,大家欣然接受。当然,学校也不必刻意为贫困学生保密,在捐助仪式上,是否让受助学生亮相可以因人而异。有的学生不喜欢“曝光”,不必强求他们上台;有的学生能坦然面对贫困事实,心态开放,让他们上台发言表示感谢也无妨。
     贫困生渴望“精神资助”
     小孙(上师大四年级学生):我不在意别人知道我接受了资助;但不喜欢那些商业味太浓的资助活动,自己有点像道具。大学低年级时,经学校牵线,我接受了一位老先生的资助后,经常给他写信,节日里去拜访他,听他传授为人治学之道以及对贫困的看法,很有启发。现在,我已不再接受他的资助,但我俩仍经常联系,成了忘年交。这样的资助已从经济资助拓展为精神资助,很有意义。
     【记者手记】理解和引导并重
     采访中记者听到一个例子,颇为感慨:某高校一群老师长期资助一名贫困生。这位学生毕业时,老师们还计划专为他搞一次活动,以此来纪念和祝贺。令他们惊讶的是,这位学生悄悄离校,没给任何一位老师留下联系方式,从此断了音讯。
     贫困生是个特殊群体,需要关怀。学校和社会各方在表达关怀时,应该满怀真诚,也要讲究关怀艺术。要理解贫困生,但这种理解不是迁就和过度呵护,而要在理解基础上加以引导,在经济资助的同时重视精神关怀,引导他们确立自强、自信、自立、乐观的生活态度。
     作为贫困生,不妨以开放心态接受资助,同时怀有一份感恩之心。怀着感恩之心的人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将成为个人成长发展的积极元素。